建设“无废城市”,构建美丽辽源。10 月 16 日,辽源市生态环境局召开辽源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,向社会发布和介绍相关建设工作开展情况。
“无废城市”是以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,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,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,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。2022年10月,省生态环境厅联合20个部门制定印发《吉林省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方案》,明确要求全省全域实施“无废城市”建设。辽源市紧跟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制定印发实施方案,全面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。《实施方案》中明确,到2025年辽源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将基本达到国家建设标准,涵盖了固体废物源头减量、资源化利用等 5 个方面的 59个建设指标。
聚焦目标任务,辽源市多措并举推进“七大工程”建设。包括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提质增效工程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等,促进各类固体废物源头减量、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。
在保障措施方面,加强组织领导,成立工作专班,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;完善工作机制,优化程序,提升效能。不定期召开推进会、协调会,加强工作调度,将建设纳入考核;严格监管执法,强化督导检查,打击违法犯罪活动,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应用;强化宣传引导,面向学校、社区、家庭、企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,通过创建“无废工厂、无废校园、无废社区、无废商场”等活动,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,“无废”理念得到广泛认同,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方式,增强宣传实效,营造“无废城市人人共建,无废成果人人共享”的良好氛围。
在具体举措上,坚持系统谋划,科学开展建设,制定多个工作方案,全方位、多层次推进;突出示范引领,创建“无废细胞”,目前已创建市级“无废细胞”12 个;强化项目支撑,聚焦五大领域谋划实施项目,提升建设水平;加强宣传引导,构建立体宣传网络。
在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面,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,明确管理责任;加速推进管理办法颁布实施;加速推进处置项目建成投产,如“城市固废资源再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”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。
在农业固体废物处置方面,建立工作合力机制,推进收储体系建设,建立秸秆资源台账,积极争取政策扶持。2023 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%以上,未来将推进秸秆“五化”综合利用。
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辽源市将持续压实工作责任,推动全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迈上新台阶、取得新成效。